汤琳南 官方网站

http://tanglinnan.zxart.cn/

汤琳南

汤琳南

粉丝:18084

作品总数:5 加为好友

个人简介

汤琳南,1970年出生于福建漳州,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。2000年结业于中国文化部第四届重彩画高研班,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画创作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,获硕士学位,主攻山水、花鸟画、工写兼善。出...详细>>

艺术家官网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

留言板

艺术圈

作品润格

书 法:

国 画:元/平尺

匾额题字:

拍卖新高:

联系方式

艺术家官网负责人:小张

邮箱:artist@zxart.cn

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,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。

野逸出尘——读汤琳南近作


读琳南新作都会给人感到有新的东西。这些新的感觉不是由于具体的形态所带来的,而是整个画面所溢显出来的,丝丝缕缕只要静心品味就会感受到。如这次的作品中野禽、湖石、疏枝,大块的空背景,简单的几个元素经营出是虚还实的境景。使人如闻宋徽宗的琴音丝曲,如见林处士的"霜禽欲下先偷眼"。留空,是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。求其空灵,使艺术品虚实相映,形神兼备,从而达到"无画处皆成妙境"的艺术境界,老子曾言:"知其白、守其黑,为天下式"。他把黑白交错看成是天地宇宙贯通一切的原则。因此计白当黑的审美辩证法也成为中国艺术创造的重要传统,所以黄宾虹说:"作画如下棋,要善于做活眼……所谓活眼,即画中之虚也"。可见,在艺术创造和表现中"空白"与有形的物像等内容都是艺术品的有机组成部分,虚实相生是艺术创作意境中的规律和宝贵经验。清人画论曰:"笔致缥缈,全在烟云,乃联贯树石,合在一处者,画之精神在焉。山水树石,实笔也,云烟,虚笔也。以虚运实,实者亦虚,通幅皆有灵气。"正是在这实者虚之、虚者实之的化境间,可见琳南缘心感物,应物遣情的绘画念头。澄沙滤泥求本追源,也许是他从小生活在山间,所见所触之山野气已融在他的血液之中,现在通过画面得以彰显,这股山野之气是堂正天真的,没有尘俗烟火。


西双版纳写生作品180X98cm.jpg

汤琳南写生作品西双版纳

 

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到当下,技法和材料似乎已近完备。但是绘画作品给人带来的精神愉悦度却愈来愈低。正如当代理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所言:"义理之性,有如泉水。当其发于山谷,本自清明,迨后流入田野,则渗入许多泥沙,遂成混浊了。如下一番功夫,将泥沙滤净,则水清明,还是原来的水。学者用力,要在去蔽复初,古人所谓变化气质是也。"许多绘画者本身很难能执着内心的清净恬淡和宁静。琳南却是"下一番功夫"不急不躁的画自己的画,做自己的事,讲自己的话。

 

这些作品里的景物,显得那样悠然自足、从容不迫,而与这些景物相对应的虚境,又是那样宁静、平和、没有一丝污染的痕迹,如在朝露、如在暮霭、如在幽院、如在月庭。幽情与幽境,实为一体两面,而这一体就是"",以心造境,性灵渗透于物理之中而物理映射着性灵。""""""""不是孤立的,是融会贯通的。透过作品浑成的想象力与暗示力,两境巧妙的相浃化为一体,达到一个完满和谐的境界,澄明恬然、挈幻归真。这就是琳南给读者描绘的文人士大夫所找安顿精神生命的出尘之境。

 

ooYBAFM6XhqAAUQ-AAFKKwJprnw794.jpg

汤琳南工笔画赏析

 

琳南并非属于真正的佛道信徒,在和大家一样吃喝拉撒之余他怀着积极入世的强烈事业心,大江南北的游走,宋元上下的追摹。无数的写生,成捆的画稿。他把诗歌美学所追求的那种形式之外的意境,渗透到绘画艺术美学之中。而这种形式之外的意境"超以象外,得其环中",他的作品已不在局限于形式("")的一面,而在于探求更深层次、超越其上的意味,并且以这种意味感动于人。象,是大自然或社会生活的反映图景。它不仅包括我们可见的孤立的有限境象,而且包含不可见的但叉客观存在的事物。更可以说,我们目之所见的世界是具体的、客观的、实在的世界,但如果经过内心的映照,那将会蒙上一层灵性的妙悟与智慧的光芒,使观看他的人能在这个具体的、客观的、实在的世界之外,体会到一种更为生动、更富于意味的趟界。对于琳南来说,他显然是将作品中所描绘的事、物、象初为"",而又把绘画的本质与精神视之为"环中"。简言之,"超以象外"的美学意境是没有法用语言描绘出来的,是超越事物实体之外的无言之美,是一种与我们个体生命之间的共鸣。这种共鸣是虚无的、无物的,虽然它并不离物而存在。但它本质上是虚、是空、是无,于是我们只能在空无处见真美。正如诗品所云:"遇之匪深,即之愈稀;脱有形似,握手已违。"